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20102 - 區內慢碌
對上一次 POST 文是11月20 日的遊蹤,但實情是在 12 月中旬,我是有跟友人到元朗大棠一遊, 不過當日電話沒電,沒有拍下任何照片,加上行程頗為鬆散,所以放棄紀錄。只要新春假期不太冷的話,我會再到那裡拍紅葉,到時再紀錄。
不過,當日出車之時,其實我已歇冬接近三星期,太凍嘛。結果不單止人的體能退步,就連車,久未開動,一開動,就五勞七傷了-前餅左邊曲餅鬆脫,線管更因過度磨損而斷掉(因為我經常開、摺我的灰雀)。當然要送往車鋪維修,但反正敵不過寒冬,乾脆過了聖誕才處理,元旦日才領回家,又半個月沒有騎車。
本來因放棄周中操練而體能退步的我,經歷這個歇冬期後,體能上基本上退步至近乎一年前,同樣是歇冬復出之時,唉。
今天本打算早起再想想到那裡,結果 12 時才起床,食飽午飯都已 2 時多,懶得往外面走,索性區內短遊熱一熱身。
先由家裡出發到水泉澳,在多石街時那種力不從心,比之前被友人殷先生擊潰時更甚,沒有正式計時,但我想,我應該要用到 12 至 13 分鐘才到頂。有夠丟人現眼。
本身計劃是先到水泉澳,去大圍上大埔道,過了徑口路後上橋迴轉回大圍,經美林村往火炭上穗禾路,後接麗坪路再到優景里過創新路回家。但過了美林村準備到沙田火車站時,看見道風山路路口,才驚醒自己遷入沙田二十載,也未曾踏足這地方。於是,新增行程了。
道風山路直上至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全長約1.4 km,攀爬約 120m,換轉早兩個月前,我應該可以輕鬆應付,但今時今日,我竟然花了 14 分鐘!欲哭無淚!這段路有幾點要注意:第一,單線雙程,有對頭車的;第二,以路程計算是頗多彎的,上斜時內彎位亦較陡峭;第三,路況不如理想,雖然不至太差,但凹凸不平,而且有很多修補痕跡,下坡時車速不太快問題都不大的。
由於路況不算理想,所以在下山的時候,到了道風山路中段,就右拐百樂徑下山去。這條百樂徑因為是多個屋苑的主要通道,所以路面保養完善得多,下坡時亦安心得多。可能因為假期關係,車輛亦較少。過了銅鑼灣山路路口右拐可接上美田路直下至美林村再轉會大埔公路。
雖然加插了這段新環節,但無損我今日要再上穗禾麗坪雙路的決心。先從由大圍經新城市廣場巴士站、瀝源、禾輋轉入火炭路再上穗禾路,到達獅子亭時已差不多 5 時半,尤辛太陽還未下山,所以下坡時,照面打來的風還不算太凍。
穗禾路到大學,必須到樂信徑,再往駿景路接大埔公路。而到樂信徑,可以從穗禾路直去桂地街,轉松頭下路,再接樂林路轉入樂信徑,但這樣走非常轉折且不斷要上下坡。簡單的路線是穗禾路轉回火炭路,到火車站旁的單車徑直上樂景街就輕鬆到達樂信徑,今天我就是這樣走。
在到達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入口前,就是麗坪路路口,對上一次來這裡時,是 8月14 日的炎炎夏日,那時候我仍是踩著 dahon mu,這亦是今天必須要到麗坪路的原因-我這部灰雀未到過這裡嘛。
說實在,這條路路況其實絕不理想的,尤其下山的右線,一支燈柱就有一雙渠蓋的設計實在匪夷所思。可幸,經過深屈道、龍坪路、觀坪路的洗禮(排名以爛路程度分先後,前者最輕微),麗坪路今時今日在我心目中絕對是路況理想的道路了。只是自己不爭氣,爬上去是以不是氣喘如牛可以形容的了,總算未有落腳。拍了紀念照後下山,方是最痛苦時刻,時至入黑,加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山頂的我,汗流浹背的時間頂著刺骨寒風,下坡時不是叫『救命』就是在問候不知誰人的母親。那份煎熬,絕對打消我本來想保持每周兩天水泉澳的念頭。還是等天氣回暖再算吧。
今次不在文中加插相片了,因為主要的相片都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內的風景相,下面一次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