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20111106 - 下城水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1107 - 下城門水塘



還未幫襯過

在 5 日那天騎了 73 km,本來 6 日應該是休息日。但一來天文台預報之後一星期都是下雨天;二來有車友在早上到了下城門水塘探路,但卻只到水壩而且匆匆離開。算那門子的探路!所以,我決定拖著疲乏的身軀,獨闖下城水!


嚇鬼呀!

早在 7 月 17 日,本來就有機會到這裡,但當日於富山的大門前,就聽到兇猛的狗吠聲,當然,是不戰而逃啦!最後,那一天,我也沒有浪費。因為我奉獻了我的第一次-上飛鵝山。呵呵!
通往水務處員工宿舍


這次呢,午餐後,差不多到 3 點,才到新強記,沒有一如以往的直轟上頂,先在沙田茵餐廳拍照留念,住了大圍二十年,一次也沒幫襯過呢。然後在大圍新村外的迴旋處欣賞一下下城門道的英姿-一條有18 % 斜度的陡坡-雖然只有 350 m-每一次由積運街上來,在迴旋處不火速轉輕檔,必定落腳。上不了坡事少,阻礙後面經這裡出九龍的車就不好意思了。

準備上二連髮夾灣
上次來的時候因狗吠聲而卻步,這次呢?一樣有,但我沒有畏懼,因為我看見有人從容的下山。既然有人下山,要被狗襲擊的話,都應該是他們而不是我吧!就憑著這個信念,下城水,我闖進來了!
草不再綠

下城門水塘其中一樣出名的,是它那條長滿野草的堤壩。夏天時綠草如欣一定很漂亮,可惜我來的時間已是深秋,草已泛黃,沒有外國麥田那種蒼勁,有的只有一絲悲涼。要上壩頂可有兩途,一途就是下城門道車路上,來到水務處員工宿舍後要上一個斜度相當的二連髮夾灣,要留意彎心的大圓鏡可清有否車輛啊!

好多人
到了堤壩,左手面的欄閘之通往水塘南路的,稍後再介紹。右手面就是壩頂,原來這裡是極之熱門的遙控飛機場地,當日最少有二三十人在此交流或享樂,不論是直昇機,還是大的小的軍用民用機,一應俱全。跟單車友一樣,飛機友不是比技術,就比身價比器材,有人買貴器材亦有人 DIY 小配件;有的一整個車尾箱都是支援用品,有的左手飛機右手遙控就跑到去這邊來玩花式飛行。我也不禁駐足觀賞了一陣子。

往水塘南路


往白田村

堤壩直去到尾,右手邊是通往白田村,就是我之前說的另一條上壩之路。穿過白田村可通往香粉寮往美林村回大圍沙田,不過入白田村時要走村路,本來回程時想走這邊,但天色已晚不太敢造次,有機會再去。

水塔門前

左手邊同樣有欄閘,這是通往水塘北路,要到我的目的地是必須寺這裡。在水塔門前及禁止游泳牌拍了照後繼續向前走。


不會有人真的來游泳吧

但走不到 200 m,『汪汪!』有狗?不是吧!再聽真一點,數目可不止一兩頭的耶!頓足於此,不住猶豫,『進去還是回頭?』結果,我投降。回到欄閘,喜見兩老一嫩拖住兩頭大狗(我怕狗所以不知狗品種),及另一家四口往北路走,心想,跟著他們應該沒有問題吧。


餵飼野生猴子是不對的
但首先,兩老一嫩中拖住兩頭大狗,健步如飛的,拐了彎就不見蹤影;那一家四口卻像在月球漫步般前進,我跟得了誰?騎車還是推車呢?我之前卻步的地方,是開始上斜的。最後,我在之前卻步的城方,再卻步多一次!因為,狗吠聲依然不絕;同時,我被另一群這裡的主人攔住了,牠們是,猴子。
究竟是甚至天線

我崩潰了,猴子我不怕,但數目太多了,十多二十多隻橫陳於路上。原來是其中一老在餵猴子。當下我有衝動跟伯伯說,餵飼野生猴子是不對的,但我膽小。加上前方仍聽見狗吠,只慨嘆緣薄。不過,早前廖先生大佛斷鏈及固執誓闖龍蝦灣的故事教訓我,人,是應該堅持的。短暫的撤退不等如敗逃。 


量力而為

暫時撤退往南路走走。進了欄閘走了200 m 左右,又見有分岔路,左手邊的那邊路有路牌:『中電天線訓練學校』,幸好不是『中國廚藝訓練學院』,但我走不了 300 m 就毅然回頭了;既幽深,又長命斜,何苦呢。回到分岔路二話不說就衝入南路。



鐵索迷城由此起
南路口有沙田區議會對行山人士的忠告,另看見『往城門水塘』的地標,我想,這裡就是傳說中『鐵索迷城』的起點了。沒有甚麼行山經的我,看見那亡命式梯級,說實在真的有點腳軟呢。

南路盡頭
於是,我做回我的份內事。但明明在對岸看見有另一條路往水塘集水區的,路呢?往前走時找找看吧。只不過,南路,比我想像中厭悶呢,厭悶到我想找個好點的位置拍照留念都難找。


水塔灰雀釣魚郎
於是全副心機在找通往集水區的路,原來路就在南路路口,只不過有個近似北路那個禁止游泳牌及圍欄隔住。說是近似不是指外型,因為外型是貨真價實的倒模而出,完全一樣的。分別是在於森嚴性;北路那邊圍欄範圍非常大,大得根本找到不空隙鑽出去。南路那個,就在路口,就有條可讓我抬著車亦可輕鬆步進的空隙。怪不得有釣魚客了。


水塘南端
這條往集水區的路很多沙石,下坡時要好小心。在集水區內看水塘,我是第一次,感覺很新鮮呢!不論是看水塔、看水壩,還是看水塘南北兩端都別有一番風味。單是這樣,本來我都已經無憾,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北路中段的水澗

跟自己說好了,再闖一次北路,再聽到狗吠,馬上走白田村路打道回府。就在過了水塔沒多久。看見一位行山伯伯順步而下,馬上衝前跟伯伯了解前面路況。伯伯一臉驚奇:『狗?一路都不見啊!但就算有都不怕啦,牠們不咬人的!』你又不見有狗,怎知牠們會否咬人呢?但你既然說沒狗,我就往前向那約 2.3 km 的北路走喇!


這裡之後是二連髮夾彎
結果,到本來聽到狗吠及猴子開派對的地方,水靜鵝飛,那我放心了。一路往前走約 550 m 主要都是上坡路段,斜度中規中矩啦,但並不是一鼓作氣式的硬轟,而是時急是緩的那種上坡,夠氣夠力的話根本沒有問題,但當時的我已包受摧殘,只有本著腿還能動就要騎下去的信念鞭策自己了。

既是地標又可休息的涼亭
過了這 550 m 又會看見分岔路,但這個分岔路的右邊是山道。左手邊是下坡的二連髮夾彎,彎度斜度俱全,就是欠長度,對下坡沒天份的我來說,制剎可以盡情發揮它功效。第二個髮夾彎,彎度及斜度就明顯不及前一個了。


上城水大壩
急速下斜不表示目的地已到,相反,還有 1.5 km 路要走,而且餘下的路過半是上坡呢!經過一段小幅度拐彎的上坡,終於到達涼亭。到了這個亭,表示往後的路段是以下坡為主,雖然,涼亭之前還有數步上坡。
 
斜過之前所有斜
再走約 400 m 又會看見區議會的溫馨提示,朝警示牌方向直望,看到的是上城水大壩傳說中那三百級梯級,警示牌右面非常險要的山路,就可直達三百級梯級的底部-這些只是我上網爬文知悉的,我還沒有探過這個險呢。


視平線看城隧

警示牌左邊的車路,是北路的最後段,亦是北路最陡峭的一段。伸頭望去,看得見盡頭的斜,但應該比深屈還要斜不知多少的路,理智不斷叫喚我:推罷啦你!好!我推!


原來又是一隻髮夾彎,出彎後會有很短一段平路,那裡是近乎視平線的看城隧的呢!北路的盡頭是一個地盤‧。經驗告訴我,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有老鼠的地方就有貓;有地盤的地方,就有狗!不過當日現場確實沒有狗,不知是牠們開溜了還是甚麼喇。

是日重點來喇!仰看城隧!馬上來個三連拍!橋的左邊會看見大水管,可從大水管橫越塘尾,再沿一約180級的樓梯登山,即可達鐵索迷城(這次是有心人電郵教路。)橋的右面有一條藍色欄杆路,欄杆路盡頭是一條鐵桶梯底,爬四百多級鐵桶梯可到達上城水大壩傳說中那三百級梯級的底部(這是爬文知悉的)。


藍色欄杆路

即是說由這條路去上城水霸,前前後後單是爬梯上級,就要撐七百多級。莫說我有車在身,赤手空拳你要我這樣爬這樣上,我會哭,真的會哭,尤其上到上城水壩時,必哭!
 

三連拍最後一拍
永遠的定律,辛苦的上坡,回程輕鬆多。雖然單是城隧底上回警示牌那一段,就已經令人欲仙欲死,但之後就已經是輕輕鬆鬆鄧梓峰。 

往福樂村


出了北路到白田村那邊探路,直衝至分岔路,右路直入白田村,左路上福樂村的,又是一條亡命斜,回家看地圖,應該是最初我看見的一段稍斜,之後都是小股上落直至最後 450m 要攀爬約 60m 高。


回程一景
既是入村的路,我相信如非有精彩的事物,也吸引不了我到此一遊的決心呢。要遊,都要計劃怎樣抬車渡上城水啦!




















20111105 - 遊西貢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1105 - 西貢遊

11月 05 日原先打算到下城門口塘一遊,但因路線遲遲未有定案而不能成行。之前曾跟好友黎先生及另兩名友人到大拗門而裹足於大清水之前,於是黎先生(今集會大量出鏡)反建議到布袋澳,不經思素欣然赴會。不過,我跟黎先生都沒想過,本來的主菜--布袋澳,最後,只是前菜一碟。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跟上星期的理由一樣,既然周中沒有騎車,就在周末盡情發揮啦。向東往西(貢),當然,走西沙公路。西沙公路本身路窄多彎,加上是由新界到西貢的主要通道,交通本身相當繁忙,其實絕不適合騎車。

西沙茶座
小弟前後走過 3 次,第一次在去年 10 月02 日,當時的道路經驗仍不足,在這類屬於惡劣級別的公路我只會走行人路。到達榕樹澳時,已是下午 5 時多,更發現行人路到這裡之後就沒有了。既然膽怯不敢硬闖,亦怕回程時天色轉黑加重自己心理負擔,最後落荒而逃,遲遲不能釋懷。
 


北潭涌迴旋處
第二次走西沙是今年 8 月 13 日到海下,7 時多丁點起步,結果弄至 8 時才到西沙公路大網仔路交界的迴旋處(我稱為北潭涌迴旋處)。所以在跟黎先生相約了在 10 時在科大集合,並說我從家出發應該個半小時可到達,但,我預算最少要兩小時。因之前一晚睡得不好,吃飽早餐後 8 時 26 分才出發,9 時 07 分到達北潭涌迴旋處,算是較之前進步但沒甚麼大不了,而且離開集合時間只餘下 50 分鐘,跟自己說不能太慢了。

萬宜灣村牌匾

菠蘿輋路
獅子會


9 時 18 分鐘後到達西貢市中心,先後分在滿記門口和萬宜灣村牌匾前,及後的菠蘿輋路與獅子會前拍照。0935 到達白沙灣碼頭。一年多前曾到過台灣北岸的白沙灣,這次回到香港的白沙灣,沒法不駐足拍照了。

白沙灣碼頭

不出十分鐘路程來到蠔涌路口,將要經南圍,轉入全長 1.5km 拚死上斜的(新)西貢公路。說是拚死,這段路 1: 10 的斜路直到鄭植之中學是全無間斷式的上斜!尾段約剩下半公里時有個避車處,要休息就只有那裡了。
 
蠔涌路
還有半公里拚死

來到鄭植之中學下的交匯處,要相當小心:西貢公路本身只是雙線出九龍,要到這分岔路口才在最右邊出現往清水灣的行車線,就是說,早切出右線又沒用,到這裡要再靠右多切一線。我當時是停在路旁,看見沒有車上來,一口氣推著車跑出右線好了,大前題是必須注意安全。

要好小心

成功逃出快線往前走 400 m 左右,就到了科大前的迴旋處。往左轉就直到科大大門,望望電話,10時01 分。不是沿途多次停下拍照休息,應該可以快 15 分鐘。先大門小巴站會合黎先生,再往裡頭的標誌日規拍照兼打卡啦。
科大大門

在科大門外大概逗留 10 分鐘就離開了,走沒幾步就到達大埔仔村外,永遠莫名奇妙的多車。然後約 500m 的小幅度上斜,就直衝至舊邵氏片場/ TVB 電視城。兩次跟黎先生到大清都沒有往這裡拍照,看看將會有沒有機會了。

同學們, 我來晚了
來到亞公灣路口前會看見一個 1:4 的路牌,相當嚇人,但根據 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326 介紹,由亞公灣路到 Blue Eaves 對出的一小段約 100 m 只是 1:9(上坡),Blue Eaves 直至銀線灣道亦只是 1:10(下坡),那裡來的 1:4 呢!

但,又不要以為上面所貼的網址資料一定正確。就以銀線灣道至圍心村為例,根據介紹這段是 1:10 的路段。但事實上,首先是銀線灣道迴旋處至銀線灣廣場是一段小幅上斜;在銀線灣廣場(銀岬路)到瓊園外那約 100 m 是平路;之後又爬坡走約 180 m 到碧沙路;再由碧沙路衝 550 m 到孟公屋路。上述過山車般的路程,嘿!都只是在高度60 m 至 80 m 之間進行罷了。但你又不要過於看輕這段路,有夠折騰的。




五塊田
三育學院
西貢究竟有幾多塊田

由孟公屋路開始就主要是上山路段,但上山幅度不厲害。不過,到了五塊田,即坑口永隆路,我跟黎先生都選擇休息一會喝口水才再上征途。由五塊田到檳榔灣,是一個彎度好輕微而微微上爬的 s 彎;過了檳榔灣路口至上洋村口都是平路;而上洋村口至柏濤徑(即三育學院)的一少段卻有點看頭了。但只要捱得到這段,就可以享受一陣子。最起碼,三育門外有所小食店,要補給要休息,只裡尚是個好選擇。




勝記小食外

但又其實真的捱得到這段路,不作休息也可,因為直到大拗門路的勝記小食,基本上已是無斜可上,有的,還是小幅下坡呢,雖然,是極小幅。黎先生出門前只啃了個包,來到勝記怎可能不吃碗腸蛋麵呢!我倒不餓,來一支佳得樂補充下可以了。


往二灘途中
黎先生在食麵過程中,跟我研究之後的途程:『大拗門我們今天不去了吧,反正都不能走到郊野公園去』『那龍蝦灣呢?(之前那次友人左先生斷然拒絕這項申請)』『不要搞那麼多東西吧火大哥!』走著瞧吧。

看圖識字吧
到了二灘的停車場,如要到海灘,要爬大約四、五層樓的梯級。我跟黎先生說:還不快把車子抬下去?他回咀叫我看看那梯級。看個屁呀?不到沙灘去,好意思說到了大清水嗎?黎先生受不了我的囉唆,硬著頭皮陪我抬車到海灘拍照留念,呵呵。

黎先生抬車英姿

拍照時,有兩個非常可愛的小朋友,問我有關的那灰雀的事呢。拍完照看見那令人心曠神怡的天色,黎先生竟說:“真想抬部車到浮台啊!”,除了冷笑,我可以做甚麼?


可惜背光了
休息夠了,就往本來的是日重點-布袋澳出發。由勝記直衝到大清二灘約1.3 km, 衝下去的一刻,很舒暢,很快慰,因為時值深秋,沒多人會到海灘暢泳,人少自然車少。至於回程時要由這條路跑上去?誰會理這些掃興事!其實都不用太擔心,斜度並不算很厲害的。

回望一,二灘
因為沒有把車子在沙灘上到處推行,又是逗留約十分鐘就離開,哈哈。又開始小幅度爬坡,走約 650 m 左右,到了一個很大很深的左灣,這裡是清水灣郊野公園越野單車徑的終點- 蝦山篤。由五塊田到蝦山篤的一段越野單車徑, 不知甚麼原因,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准使用的, 莫非有很多人行山?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裡也是個熱門的玩搖控飛機的地點,當天就有三數個好此道者玩個樂此不疲。





蝦山篤
轉過這隻左彎後,再稍稍爬坡的一段路非常熟口面,經黎先生一言驚醒-一個熱門的電影/電視/MTV 的取景場地呢。越過這裡,900 m 的小幅下坡正在等著我們,終點就是布袋澳村路。
熱門取境地
不過我們並不是馬上進村,而是繼續直行到清水灣哥爾夫球會前。沒有哥爾夫球會會藉的我們來這裡,當然不是打算混進去參觀遊覽,我們目標是哥爾夫球會右手路旁的石級-通往大廟的石級。


通往大廟的石級

大廟兩旁的梯級
大廟,即佛堂門天后古廟,是香港最古老的天后廟,也是廣東沿岸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始建於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大廟的名堂早就如雷貫耳,不過自小甚少遊山玩水的我,卻是第一次來這裡。入屋叫人入廟拜神,當然有進廟內向天后娘娘叩個頭.求娘娘保祐小弟以後騎車均順順利利出入平安。



大廟
從大廟到碼頭,可以由大廟兩旁的梯級走到廟前大空地再步行前往,那碼頭蠻多垂釣客的。到了空地時回頭一望,『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就立即進入眼簾,於是,停下腳步,扭轉車頭,又拍照。同時,亦了解到,這古廟何以稱為大廟了。

天后古廟
而且不但廟大,廟前的空地亦應該有一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空地右角盡頭,就是大廟灣碼頭,是一個公眾碼頭,碼頭末端設有香港天文台的大廟灣潮汐站。


黎仔與雀

回程途中發現這裡的另一個香港法定古蹟-大廟灣刻石,刻石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遊覽,以及大廟的歷史。我跟黎先生還邊拍照邊探究石刻上的文字。

石刻介紹
南宋石刻
回到大路,當然要在清水灣哥爾夫球會前留念,就往是日主菜-布袋澳進發。不過在布袋澳村路轉彎下坡時,因騎到路面上的一個小凹,車子凌空拋了一下,著地時竟左右擺動,嚇得我不敢扭呔,但當時在轉彎中的耶!幸好差不多要衝上行人路時,車子不再左搖右擺的回復正常,我方可扭頭繼續前進,天后娘娘庇佑啊!

扮下野先


布袋澳村口焰頗狹窄而傾斜,不宜騎車直衝。我們要進村時,有位很可愛的外籍小妹妹一手拿著罐汽水騎車出村,看著她時騎時推的捱上這段小坡,真辛苦。可惜只顧欣賞這小妹妹堅毅不屈,倒忘了拍下她的騎車英姿。




布袋澳村路
本身打算在村內進午餐的,但一路走,除了販賣鹹魚蝦乾的檔子,就只有民房。莫說像勝記那樣子的小食店,就算是所謂的海鮮檔亦沒見到半間。走到應該是村中心的洪聖宮,跟黎先生心意相通-布袋澳,不過而已。或許我們應該再往裡邊走,就像我到海下時一樣。但那天我跟黎先生都不期然有點掃興的感覺。
 


洪聖宮
其實興頭也不是完全沒有,因為在村口可看見我們一直走下來的路。黎先生問我:『你猜,那邊,有 50 m 高嗎?』我回說不止吧。回家看地圖,黎先生所指之處,就是上文我說那熱門取景場地,100 m 高!

要沿那條路走呀!

之前的快慰,現在要還了。一邊騎一邊想起一首粵語名曲『每當變幻時』的起首:『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騎車郊遊,怎可以這樣唏噓呢!尤幸痛苦的時光也過得很快,雖然沒有計時,估計不到 15 分鐘就應該到回勝記,又一支佳得樂,儘管,只喝了 2/3 。休息之際,不時望向進龍蝦灣路路口。反正為時尚早,再一次挑釁黎先生。不勝其煩的他冷冷回了我一句『一會兒兜去那邊路口望望吧!』嘿嘿!


馬上起行,一馬當先的黎先生一到路口就停車,擺明是為回頭離開作準備,可惜,我也不是白混的。直闖至 1:10 的路牌,才回頭跟黎先生說:『不進去看看嗎?』他望了我一眼,頭一側,抽口涼氣『唉!捨命陪君子!』我們的探險之旅就開始了,本是是日甜點,過一會兒就變主菜咯。






整條龍蝦灣路約 2.5 km,最高點就已經是路口,即大約 100 m 高。其實可以預計得到整條路的斜度有多少。根據上文提及的網址所介紹,1:10 的一段只不過是路口到湛山寺車路那約 400 m 路程。550 m 的 1:5 沙田拗道我們也不怕,誰怕誰?!何況,我有理由懷疑這斜度的準確性呢。




湛山寺大門夠氣勢

湛山寺再前走 150 m 就會由雙線雙程轉為單線雙程,而且會看見減速及前有大拱路肩的標誌。大拱路肩不是大型屋苑才會有的嗎?原來只需往前多走百多米,就會到達一列的住宅。每個小路出口前後都會有大的路肩及慢駛的標誌,盡量令駕駛者保持戒備以慢速行駛。除此之外,要注意在大坑口路前的路面鋪了去水坑,絕對是入銀、抖車或爆呔的最佳陷阱。

穿越不出 300 m 的住宅區路段後,直到盡頭約 1. 5 km 路段,有點像飛鵝山道過了基維爾營的最後階段-開山劈石而修來的路,不過路面狀況就比較差,下坡時倒是要留神。在大段時間會爬一小段坡,放心,很輕鬆的。


龍蝦灣路的盡頭來得有點莫名奇妙的,因為盡頭之處竟是一所馬術學校!google map 上也沒有記載的呢!馬術學校右邊是通往龍蝦灣郊遊徑的,本來作為郊遊人士的我,絕不會理會嚴禁踏單車的標誌。問題的核心是:TMD那條路上竟然有狗!嘩靠!就算你跟我說那隻狗不咬人,對不起,我沒有膽量證實你的說話的可信性。馬術學校的對面,走上幾步梯級有個涼亭,除了有幾個南亞裔人士在那裡睡覺(?!)絕無景緻的。


馬術學校
郊遊?岩晒我
 

在這裡逗留片刻,馬上趕回臨到終點前左手邊的一個小路口,那裡是通往龍蝦灣石灘的。看見黎先生望著這裡時雙眼發光的模樣,我就知道,我的堅持是對的。郊遊,就應該這樣子的。
 

那塊石的存在太吊詭了


小學生一樣的黎先生

但看見蠢蠢欲動的黎先生

本來這裡我就滿足了




同場加映,一位外籍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到那邊嬉水。大的那女兒,那穿比堅尼下水!雖然,說她是大女兒,年紀應該只有 10 歲左右吧了......


外藉母女
在這石灘抬著車爬上爬落拍照,竟玩了近半小時。黎先生數度想抬車子到更貼近海的岩石上留念,但由於時值潮漲,浪花打到黎先生打算立足的岩石上後,海上竟然淹沒了那岩石。黎先生為免被斷後路,只有慨嘆自己到此適不逢時,更留下豪情壯語說『下次早點到』!夠氣慨!令本來膽小如鼠而身手笨拙的我,也不禁抬車到較險峻之地拍照留念。最後要黎先生幫忙我才可安全運回我那灰雀到石灘。



不斷在尋求挑戰的黎先生


發現了狗仔隊的黎先生
 


我被感動了!
回程時在湛山寺拍照留念,時為下午 1 時 50 分左右吧。爬回那段不甚了了的 1:10 回到清水灣道,不作特別休息就起行回程了。回程的路不贅-本來輕鬆的下坡變成痛苦的上坡,尤其是銀線灣回到銀影路的一段!是折磨!是虐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表示你太嫩了。因為好戲,在後頭。


我騎至科大時是由西貢進去的,那黎先生呢?他當然是走新清水灣道經壁屋監獄到科大。之前一次到大清,黎先生也帶我這樣走,壁屋監獄衝下去那段 1:10 確是令人亢奮。不過這次,我要償還欠債了。結果,由龍蝦灣起步,回到安達臣道路口約 10.5 公里的路,連停帶休,我們用了 1 小時才完成,有夠壯烈!





安達臣道路口
在新清走行人道,經利安道進順利村再走新清行人道到牛池灣午飯,說實在那刻我餓得有點兒過頭,吃不下嚥的呢,黎先生還以為我只顧玩電話 UPLOAD 照片到 FB,真的有苦自己知。可能之前一休息較多,吃飽飯後,乳酸襲雙腿的情況未見嚴重,就決定直接騎回家好了。


先跟黎先生行行人道回黃大仙,取道東頭村道、鳳舞街、富美街、聯合道、歌和老街。往常乘當鐵回家就走根德道到東鐵站,這次直轟下去。不過星期六下午很多車,在達之路停燈時索性上行人路推過馬路,打算騎上車時竟看見不遠處有警察先生,結果在路旁拍照,等待車少一點時再起行。




歌和老街
在歌和老街轉入大埔道的那段天橋沒有禁止單車駛入牌,照騎無誤。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會有較多大廾型車輛行駛該路段,路旁白線內的地方,沙石多得驚人。如打算避車而走那裡沒問題,但一直騎這區域就絕不建議,除非閣下騎的是山車。


有如特種部隊的猴子

大埔道看畢架山


回到富山的下城門道時,心想,明明今天是打算到下城水一闖,怎麼會走到大清水的!有夠跳線。忍不住在這裡留下記號,還看見猴子!但亦因為留了這記號,令到我心不死,非要到下城水不可,而且,用不著多久就達成這微不足道的心願呢。
 

下城水?久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