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20140125 - 新春單拖環台之旅 - Day 1 - 台北到新竹

天朗氣清,宜郊遊

六點半就起床,到旅舍附近的便利店吃早餐,施施然的輕騎出發,看看錶,才八點鐘,就在河濱自行車道,按進度,兩小時内應該可以到達距離台北二十多公里的桃園火車站了,如無意外。

世事,往往出人意表。

從西門町出發,應該有兩條橋可以過河到對岸,再沿河濱慢慢走,之後才轉到台 1 /台 1 甲線往桃園。但我很明顯過於自以為是,嫌那兩條橋太凶悍,賴在靠近西門町的河濱,以為一直走就對,不過走沒幾步,就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的。不甘走回頭路的情況下,拿手機出來 google map,明明開了 gps , 卻總對不準我的位置!

沒關係,路在口邊嘛,河濱途上車友多的是,隨手抓一個,總能問個明白。熱心的車友知道我是出發第一天後,面上表情比我自己還興奮,拿著我的手機上的 google map 左指右劃的,『大意』是走某條橋,穿到板橋區,再多穿一條橋就能找到回台 1 的路。

『大意』,泛指『大概的意思』;也可以是指『粗心大意』中的那個『大意』:講解路線的人也許講得很清楚明白,但聽的人,即是我,很『粗心大意』的聽,卻只聽得一知半解。任何事,只憑一知半解就去處理,通常都會搞得一團糟,而且,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結果對熱心車友提供的路線一知半解的我,了無方向的走,走呀走,走到了一個很漂亮的地方。正當我猶疑應否拿手機出來拍照的時候,自行車道的終點也到了。同時,我才知道自己去了那裡 - 新店碧潭!

果然, 天朗氣清,宜郊遊!


『欲哭無淚』,是我當時看到那張地圖時的心情。不過我心裡頭卻沒有浮現那四個字,有的只是我三十多四十年人生中,所知所學所聽所講的粗言穢語。

『天才!』

一般來說,偶然做了件出類拔粹的事,是運氣;有規律的做出常人能力以外的事,是人才;出其不意創意無限的將一件平凡事變成驚天地泣鬼神的,是天才;那瞬間,我有理由懷疑,我是「迷路界」的天才,統稱『路癡』 - 縱使,在香港,我幾乎沒試過地圖在手的情況下迷過路。而在往後的十一天,我很幸運的得到引証,我確實是「路癡」。

看看錶,九點半了,進度超出了我預期。但我不能急,所謂欲速不達嘛,先處理一些別的,再慢慢找回正途-整理行裝-首先,由於當天早上天氣還有點冷,所以出發時,我穿的比較多,但萬里無雲的天色,太陽很快就給我溫暖的懷抱。為了呼應祂的熱愛,我無辨法,只能寬衣解帶;其次是貨架,扣不緊我的坐通,而且我沒有細心了解它到底要怎麼伸長,最終背包要橫著放在貨架上。在一個扣不緊的貨架將一件行李橫放,出現的結果是:頭搖又尾擺!同時,背包兩邊因為受重下垂,一擺,就磨到後輪;加上貨架扣不緊,重量關係導致整個貨架下降,又會磨到後輪。於是,先用盡一切能力盡量的將貨架鎖得比較死(沒錯,只能比較死,我沒能力讓它全死!),然後,用本身尾燈還扣在坐通的殘骸 (那尾燈於第一天在台北夜逛時就報銷了,只剩那块殘骸) 充當支撐頂住貨架 (稍為用腦袋想一下都知道,頂個屁啦,但在那時候,我沒另的辨法了) 。

處理好那等瑣事,才慢慢的找我的正途。先將熱心車友提供的路線忘記了(其實早就忘記了),細心看好地圖,選好一個點作為轉線到靠近台 1 線的河濱的新出發點-華江橋(沒錯,完全沒企圖也沒打算穿越板橋一帶,我怕再迷路),不理那個怎樣都對不準的 gps,  低下頭默默地踩過去。


終於來到華江橋,地圖顯示,在過了橋之後靠右,再多過一條橋,就能到達三重區那邊的河濱,之後要走回台1線亦比較方便。

只是,當我走上華江橋-縱使只在行人道-橋不但不短,車流量挺高的。過了華江橋,再看地圖,往三重那條橋,長度最少是華江橋的三倍!早知如此,早早在西門町過河了事啦。

又怕過了河後『天才』再現,於是放棄到三重,看到地圖上顯示,下了華江橋後往左走的前方,還有兩條『小橋』過河,就先過去看看。第一道大漢橋,在河濱路上不能直接走到橋上,太煩人了。繼續往前走到新海大橋,所謂大橋,名大於實,小得只有樓梯上橋,還好有推車道,不用抬車上橋。過了對岸,兩個選擇:直接到中正路走台1甲可接到台1線,或是先走河濱自行車路欣賞沿河風景,最後選擇後者。


走沒幾步,到了西盛環保河濱公園,很多人放遙控飛機,路邊有攤子賣『大腸夾小腸』。早前一翻折騰,再看看錶,差不多中午了,先吃午餐再看看人家『放飛機』。
 

午餐時間耽誤了一陣子, 看地圖還有六十多公里,要趕路了。其實在河濱公園只要轉頭走幾步,可以輕鬆到回台1線,路程較短,亦相對穩妥。但用 google map 的規劃路線,可以自河濱一直走,那就走吧。

不過,到了火車軌交接一帶,心裡覺得跟著火車軌走比較踏實,就從這裡轉回台1。可是,作為一個『天才』,胡亂地自作主張更改路線是要付出代價的。本身打算走得浮州橋再一直往中正路回到台1,但看 google street view 覺得有點麻煩,最後選擇在火車橋底的小路出中正路回台1,偏偏,『天才』的我再發揮本色,在那幾十米的路來來回回幾遍才找得小路入口,幾經轉折終於到台1線了,卻是另一個惡夢的起點。

當時身處的台1線是龜山鄉段,原來是上坡路段。說實在,這段上坡難度不高,但我先是早前因『天才』而蹉跎了一大段路導致心力交瘁,再來看著時光飛逝而心急如焚,最後因為尾貨架不穩地頭搖尾擺加重負擔,區區三數公里的小幅上坡就弄得我死去活來。

沿台1走到桃園體育館,都沒心情拍照留念就左轉出台1甲走,又是另一個惡夢-人多車多。原計劃在火車站附近補給,但已兩點多鐘,太慢了,走吧。

經內壢、中壢、埔心、楊梅,一直不是塞車,就是微幅上下坡,煩死。到了湖口老街附近,不行了,很餓,一定要吃點東西,買個三塊裝 oreo 稍作充飢啦(說起這三塊裝 oreo,很妙,7 eleven 和全家都沒有賣的,萊爾富很少光顧,沒留意。)
 

與此同時,香港的朋友們發訊息給我問道:你還在中壢?看看 gprs 的紀錄,在中壢時就停了,應該是我昨晚沒關機充電吧,到新竹要跟基金會報告了。

幸運的是,湖口到新竹的路好走很多,不是下坡就是鋪得好好的柏油路,而且沒有塞車。最重要是途中給一群應該也是環島的人超車,好勝心驅使之下就跟著他們跑,直到離新竹火車站不到三公里,才被他們甩掉。當我到達新竹火車站時,下午五點廿分左右,還未入黑,太好了。
 

這家『水蜜桃』,很明顯是情侶旅店,火車站附近有幾家,為何偏偏選了它?因為我這次環島,其實有一個任務:『YMCA 』蹤跡之旅。『YMCA』是三年半前,跟另外四位友人到台灣騎單車遊玩(其實還有一位女友人,不過她沒騎車的),那時的行程只是基隆到台北,然後高鐵到高雄再租車去墾丁,由墾丁騎到最南點玩玩而已,『YMCA』是我們在去墾丁途中鬧著玩唱的歌,亦成為我們這群人的代號。半年後,當中兩位友人聯袂環島,另外兩位又再隔大半年後出發,一位由台北到彰化再搭火車去高雄,另一個繼續獨自環島。

兩次我都沒有參與,三年後,我跟著他們的足跡獨自環島,當然要盡量到他們去過的地方,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環島,也希望可以逗留一些他們去過,而且有趣或有紀念性的地方。

這家『水蜜桃』就是他們都有入住的旅店,還上演『竊聽風雲』(偷聽其他入住者的『X聲X語』,不過主要原因是這家店隔音太差)。通常這類店,價格都不會太貴,可是碰巧我到的那天是星期六,住宿價比平日貴,台幣 1580 元,差不多是他們入住時的雙倍呢。但由於這家店對我來說有點不一樣的意義,加上天色開始轉黑,人也很累,算了吧。洗個澡,安頓好,在附近隨便吃個牛肉麵和鍋貼就回去睡,重要的『竊聽風雲三』我都沒有進行呢(有進行都沒有,誰幫我拍攝呢?)。

明天:新竹到彰化。 

20140206 - 新春單拖環台之旅 - Day 13 - 人在台北 - 鳴謝及感想篇

這篇鳴謝及感想篇,編寫日期是 2015 年 8 月28 日,距離我完成環台後足足一年半之久。遲遲不動筆,主要是想先寫好那12 天環台之旅的遊記嘛。誰知道,去年寫的時候,寫得很慢,後來更在『大武到池上篇』停下不寫了。最近,想起我還有這個未完成的事情。趁著比較閒的日子,草草完成剩下的章節,來到這個結局篇。

13 天後,再來到 101 外了。

這就是我的環台記錄,左上角斷掉的原因是:領到 GPS 後沒充夠電,第一天在新竹前的十幾公里就停了。

這一次環台,在事前其實有很多朋友幫忙,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跟他們道謝。

第一位:Ken Lai,是他借了這個行李架給我的。尤其是在員林修車時補給了行李架的小配件讓它更堅固。沒有它,這12 天的旅程不曉得怎辦


第二位:Eddy Jor,這支入山燈非常強勁,蘇花那天要穿越幾條隧道,就是靠老的幫忙。值的一提是,這支燈還在我手上,物主甚麼時候要回它呢?


第3 位:Chris Ku 光哥介紹了這支尾燈連氣 PUMP 給我,在我自己本身那隻尾燈,還沒出發就報廢的情況下,它的功用得以盡情發揮了(不要以為不開夜車就不用尾燈啊!)!氣 PUMP 功能,以臨危救命的角度看,相當稱職,沒挑剔啦!


第4 位:Dicky Chan 首領商借胎匙給我,第三天盡顯身價,可惜我不爭氣。(好像還在我家,沒還給首領呢!)


第5 位:Boris Lo 波哥商借補胎貼給我,可惜在第三天無用武之地。(亦好像還在我家,沒還給波哥呢!)

 

第6 位:我媽媽,幫我買了 2 條行李索,其中一條在頭幾天已經斷掉,一直擔心剩下一條能撐多久,可能是後來多買了一條行李架專屬的橡筋,不需要它"一個人"苦苦支撐,最終都能撐到最後呢。

它現在還在我家,算是一個紀念吧。



還有幫我訂飛機票的 Collie Yan,沒有他,這個衝動之旅完成不了的。

而在這次旅程中認識的所有台灣朋友,不論是拔刀相肋的,或者萍水相逢,不在這裡一一道謝了。我相信,有緣的話,總能重聚的。

感想

關於環台(或環島啦,隨你喜歡),其實沒想像中的困難。扣掉第 3 天的意外,共 11 天的行程,挺優哉悠哉的,但又不至於可以停下來欣賞一下。事實上,蠻多的景點我都沒有去,或者在某些地方,應該多留一天觀光一下。

每天騎 80- 100 KM 左右,除了保持體力,主要是不想太晚才到目的地,畢竟人在異鄉,早點到埗安頓下來,心裡會踏實一點。

如果再有下一次,行程或者時間安排應該會作出點調整,盡量善用時間和體力,多花時間在觀光方面吧。

對於一個半調子的單車背包旅程來說,整體都是個很好的體驗。

在於資訊科技發達的今天,事前準備功夫,真的不用那麼多,一隻能夠上網的手機,幾乎能幫你解決所有事情的了。

環台之後,在香港騎單車的動力愈來愈少,主要原因是:去過台灣騎單車,真的覺得香港騎單車的環境很惡劣。視騎單車為悠閒娛樂的我來說:太辛苦的麻煩事,少做為妙。但是不停出埠騎單車,能力上我又做不到。

當然,只是藉口,我懂的。

這個衝動的環台之旅,真正心靈上的得著,並不多。實際得著,也只不過是遊了台灣一圈,看過了一些讓我心曠神怡的漂亮風景。

那並非事隔一年半後才有的心情,就算是剛完成的時候寫這篇感想,可能會多一點點激情吧,只有一點點而已。

那麼,值得走一趟嗎?毫無疑問的值得。

不要為自己沒做某些事情而後悔,如果你有想過做的話。

環台,絕對屬於那些事情之一。

不要問為什麼,你自己去體驗吧。





20140205 - 新春單拖環台之旅 - Day 12 - 基隆到台北

雨還是一直下,但早已淋過 2 天雨了,都已是最後一天了,再下雨,又如何呢?先吃早餐!


看著自己穿雨衣的模樣,哭笑不得。


途經黃色小鴨,但這兩隻鴨是台灣自己做的硬膠鴨,不是吹氣的那隻了。


基隆回台北這一段,我三年半前跟朋友騎過,途經每個景點,往事都紛紛在腦海浮現,而當年覺得很艱苦的路段,今時今日,真的覺得不值一提呢


經過了萬里區和野柳海岸之後,就進入金山區,那家單車店老板很好人的,當年我們經過時買了一點用具,然後打算到金山老街午飯和逛逛,他叫我們將車放在他那邊就好。幾年過去,老板的樣子完全沒變,不過他不可能認得我了。


將近到石門的核電廠,山上有很多架大風車,由這裡就由向北走開始轉往南走,風向也會轉,當年我在這裡口出狂言說沒什麼大不了,結果換來沉重代價 (夏天時,由順南風向北走變逆南風往南走) , 這一次風向相反,但卻下著十二天來最大的雨,不過,沒所謂了。


途經石門時,明明當年還是一片荒涼,現在都開始開發成旅遊區和漁港了,台灣最北點 - 富貴塔也在這裡,不過下大雨關係,我沒有特意跑進去。


過了富貴塔到了一個叫白沙灣的地方,原來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是在這附近一帶取景的,不過,我要回到台北才知道,而當年我們幾個人騎到這裡時,已臨近崩潰。


過了白沙灣就到三芝區,那家麵包店很有名的,不過我拍照留念的原因是當年其中一個朋友因為體力耗盡,慌不擇路之下就衝進去買麵包吃,還跟我們說很好吃呢。


在三芝到淡水的路程非常消磨意志,因為是不停的上下坡,當你將近爬到一個坡頂,以為之後就下坡,很開心的時候,一到坡頂,就看到不遠處原來又是另一個坡,真的一坡未平一坡又起的。


起起落落好幾回,終於到了淡水情人橋,當年一行五人來到這裡,全數崩潰,癱瘓在單車停迫處的石欄上,今時今日我冒著大雨前來,還可以輕鬆做勝利手勢 。照片是我跑到情人橋上,找其他觀光客,用我手機幫我拍,也就是,我將手機給了人家後又跑回單車那邊,還好人家不起貪念呢,而要這樣取景,是因為當年其中一個朋友看到我們癱瘓的場景太搞笑,拖著疲乏的身體到橋上拍我們,所以今次我要同一場景,以彰顯我吐氣揚眉的。


由淡水回到台北其實還有二三十公里,過了關渡大橋後我又一次迷路,台北的路真難走,幾經波折才回到台北車站,完成環島之旅。


在台北車站對面找了家青年旅館。安頓後,晚上獨個兒到師大夜市,隨便吃隨便逛,但結果,去了吃牛排。哈哈,當作慶功吧。

20140204 - 新春單拖環台之旅 - Day 11 - 礁溪到基隆

除了DAY 4 在員林有享受旅館的早餐,之後 6 天(才一星期?!恍如隔世呢!)的早上,不是在便利店吃,就是外面吃。

DAY 11 這天,可以比較悠閒點,在旅館用餐。而且,起床比較晚。


比較悠閒的原因,是這天的行程比較短(從礁溪到基隆,走海岸線,大概82 公里)。但最主要原因是:終於遇到大雨天了。


吃飽早餐,再多等了30分鐘,雨一直下,看看時間,0930 了,不能再拖!之前在便利店買的雨衣,可以出場了!人穿 1 件,行李穿 1 件。



雨景中的東北海岸,別有一番味道。


為什麼要拍這個大里車站呢,因為雨很大,要停一停避一避。


到了新北市之後,有單車道呢。


向三角貂燈塔進發!



這個地圖,最初讓我看得一頭霧水,原來是180 度反過來的。不曉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上面的就是三角貂燈塔,雨太大,沒有上去了(還好沒有去,後來朋友跟我說,那邊好多野狗!)


又是避雨的時間,剛好有個小公園,歇一歇。


雨,下得他媽的凶!


風雨飄搖之下,來到了福隆。福隆好像有個很大的海浴場(即是海灘啦),但這個天時......


又是7-11午餐時間。


離福隆不久就去到鼻頭,本來應該要到鼻頭燈塔看看,可是,沒心情。


過了鼻頭之後就踏進基隆市郊的瑞芳區的外圍,早段在區內行走,很多很凶的狗吠叫,可能因為天雨關係,牠們沒有追出來,萬幸。後段回到海岸邊,由於路實在太近海岸,而且浪很高很急,浪頭幾乎直接打到路上來,於是,我既被雨淋,又被浪花濺,咸水淡水一齊來,百般滋味在咀裡 - 值得一提,那天我幾乎沒有喝過水,但卻小了幾個便,其一,喝雨水都飽了,其二,下著雨天氣冷,根本就沒有出汗,身體裡的水份不成汗便成尿了。



到了基隆,上半身有雨衣擋雨,沒有濕,但下半身就慘了,尤其鞋子,要馬上做吸水處理 - 紙巾猛塞到鞋子裡吸水,否則不能穿著去晚飯了。


由於飯店對面馬路就是基隆著名的廟口夜市,那沒理由不去逛逛吧,羊肉飯不錯,更可以暖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