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的一天,06:46 已經在 7 eleven 吃早餐了。
十分鐘後,出發,太陽伯伯剛剛起床呢。
台灣有很多溫泉區,離太麻里不遠的金崙也是其中一個。不過,這裡的溫泉,是鹹水的。
踏進金崙,人多車多的山道,非常陡斜,所以先停在起點的便利店,補給一下。
終於捱過了金崙的山坡,一路衝到台東前的補給點太麻里。前一天從壽卡下山時,遇到兩個台灣車友,他們昨天就是直衝到太麻里的。只是,他們是從楓港直接到壽卡,跟我不一樣。
離開太里麻,又是一段小幅上坡,跟金崙那段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從山道往下看海邊的火車軌,另有一番景緻。
台東的知本,又一個溫泉區。早上 07:00 出發,09:54 就到這裡,完全在預算之內。離下個目的地台東市中心大概 15 km 左右,不用在上坡,應該在 10:30 左右到著。
可能是心情放鬆了,潛伏在我意識深處的『天才』終於逮獲我一剎那的破綻,藉此脫殼而出。他媽的,由轉進知本的分岔路口至往花東公路入口的更生路,我用了一小時十八分鐘,在知本的臨海路一帶兜了幾圈才找到到台東市中心的路。還想跟黎先生他們一樣到台東舊火車站拍照,但看到由海邊吹過來的黑雲,算了,快點吃午飯後趕路吧。
花東縱谷,顧名思義,是從花蓮到台東,位處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由菲律賓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擠壓而成的山谷,全長約 180 km 左右。而由台東到我當天的目的地 - 池上,大概 53 km 左右吧。
花東縱谷的入口是卑南族的部落。
花東縱谷並非處於地平線上的,由台東到初鹿的一段 12 km 左右都是微幅的上坡,還好不算辛苦。
來到鹿鳴橋,遠遠就看到一個鏟了『鹿鳴』的草坡。
來到月奚陸橋,代表已到了關山鎮。
關山火車站就在台9線旁,挺標緻的。
關山花海,適逢過年,很多觀光客。
沿路人多車多,還好只是一直往前走。在德高陸橋轉右,穿過池上大橋,就抵達池上了。一路尋找黎先生他們住過的台東農場,因為之前一晚,沒有決定最終落腳地-停關山,還是到池上好呢?腳的情況究竟可以撐多久呢?最重要是,其實早在墾丁的時候,已經打電話去網上風評不錯的『換鵝山房』查詢住宿:沒房!所以就只有賭一把,希望到著後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住宿吧。
看圖,不解釋。
結果在網上找到一家住宿,負責人說可以安排一下,但她出外了,要我等一下,那好吧,先去池上著名景點-大坡池看看。
大坡池,原名應該是大陂池。而『陂池』呢,一般是農村用來蓄洪而開鑿的人工池,但大坡池卻是天然湖泊。而又因為這一帶肥沃的土地在這個大坡池之上,所以就叫『池上』了。
友人張先生提醒阿火:一定要去伯朗大道!但由於要兜比較遠的路,尚要等待民宿負責人的電話,加上已時近黃昏,在大坡池流漣一下就算了。

最終再主動聯絡負責人黃姐,她叫我到民宿門口等她。
就在黃姐家對面的屋子,貼了這些標語,正評不解釋。
等待黃姐的不止我一人,還有三位來自台北的姐姐(差不多四十歲的阿火叫她們做姐姐,可想而知...),她們對我的環島之旅蠻有興趣的,於是一直聊呀聊呀,更幫我致電到他們在台北相熟的旅館,或者托朋友幫我安排回到台北的住宿,雖然最後都找不到,還是謝謝她們的熱心幫忙。
之後,又有另外兩個騎摩托車的女生到著,風塵僕僕的她們原來沒有跟黃姐聯絡的。我之前跟黃姐聯絡時,她說應該會安排我到別的地方住,因為她池上的家已經沒房間了。想到這裡,不期然有點替那兩個女生擔心起來。
沒多久,黃姐回來了,一位應該六七十歲的奶奶,雖然步履有點蹣跚,但仍是精神奕奕的,還自己開著小貨車,載著應該是她的菲傭。
黃姐看到多了兩位摩托車女生,不感意外,隨口問一下之後就說:行,待會跟我到別的地方啦,這裡沒房間了。所以我跟三位台北姐姐都預備起行,誰知黃姐說:你們先進去休息一下,我還有功夫要做。
『哦,不是要到別處嗎?』
『你們是,他不是呀!』黃姐指著我說。
哦?我住這裡嗎?
在電話聯絡的時候,黃姐開價是台幣 2000(是房租,別心邪!),而我,終於使出了整個環島旅程上唯一一次講價:台幣 1500!唯有安慰自己說:過年呀,整條台9線都是車,人多到哭泣呢。
何況本來要住別的地方(雖然那一刻還沒知道別的地方是那裡),現在就住在黃姐家(因為在池上市區,又離伯朗大道很近),應該感恩了。那知道,一開房門,非常寬敞的雙人房。
其實,我有想過讓這房間給那對摩托車女生,說實在我一個人住這房間有點浪費。在我正準備讓出房間的時間,同時,我聽到她們將要去的地方-鹿野!
對不起了。
由於黃姐真的很忙:她要安排連我在內所有房客的一切所需。於是,在我安頓、洗澡、洗衣的時候,三位台北姐姐和兩位摩托車女生,就坐在客廳聊天。我忙完之後,她們聊到伯朗大道的風景,摩托車女生說:普普通通啦,油菜花沒有開得很漂亮,不是那麼美。
其中一位姐姐問:妳們是那裡人呀?
她答:都蘭人。
之後聊到吃,三位台北姐姐原來前一晚已留在池上,所以充當旅遊指導。由於她們一行五人將要去鹿野,所以叫了負責開車的摩托車女生去買馳名台灣的池上便當,然後跟我介紹了一個非吃不可的麵:甘盛堂的麵。
關於甘盛堂的故事,我不在這裡多說了;至於麵呢,我去到的時候,最出名的牛肉麵已經賣光,就點了牛筋麵。
要說是非常美味非吃不可呢,就那太誇張,但的確值得一吃:牛筋很嫩;湯不濃,但很香牛肉味,而且醬油味只是淡淡的,很清新;重點是麵,比一般的烏冬都更有嚼勁。後來跟老闊聊天,他告訴我,麵是混了池上米而打的,所以口感會有點不一樣。價格亦很相宜,都是台幣 100 左右。
雖然吃了麵,但來到池上,又怎可能不吃著名的池上便當呢?池上便當的由來,不贅。亦由於我去的時間太晚了,可以選擇的菜不多。菜雖然令人婉惜,但池上米確實不枉『台灣最優質』-具體上有多優,我形容不了,你有興趣的,可以去買來試試。
吃飽飽,又是早早去睡,因為明天行程比較長(預算大概 110 公里左右),而且更要先到伯朗大道看看嘛。
希望不要下雨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