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20111008 - 獨闖九龍東上集之舊清上飛鵝山道



早前環台的朋友殷先生,在 8 號早往鹿頸遊玩後回程時,問我有否興趣到上水泉澳走一趟,欣然赴會。不知何故,力不從心,朋友卻發揮出凌厲實力,環台回來實力果然會提升。

在水泉澳頂遇到一位 UNCLE 輩車友,尾架上架著一個很大很飽漲的包包,一問之下,原來他在負重二十磅操車!而他平常除了會在沙田幾條斜路操車外,還會到大陸騎車,剛剛才在廣西騎了差不多 700 KM 呢!他跟殷先生不停的交流中台兩邊騎車的心得,沒得插話的我,跟另一友人陳先生除了聽的份,還餵飽了那兒的蚊子呢。

殷先生提議再來一轉,但挫敗感令我不想再在那裡逗留。反向另一友人陳先生建議到飛鵝山道,可惜他有事要做。最後,就只剩我一人獨上飛鵝山道。



三人行由博康到大圍再乘東鐵,殷先生再轉港鐵回家,我跟陳先生於九龍塘出發到各自目的地。跟陳先生於喇沙利道蘭開夏道交界分手,我便逕自往九龍城進發。本打算由九龍城轉往新蒲崗再到彩虹,誰知衙前圍道非常多車。想了一想,就左轉嘉林邊道再右轉東頭村道了。

重陽那天回程時在培民街走了一轉,昨天順路,就到那裡拍了個照(放回重陽那天的網誌)。之後再沿東頭村道直到睦鄰街。在黃大仙電話機房旁的小斜路轉上龍翔道的行人路走。

直至差不多到彩虹村的行人天橋時,冷不防有警察先生在擺設影快相。未待他們喝令,我已馬上下車推車。尤幸他們有職務在身,沒有跟我糾纏,謝謝啊!

到了坪石街市外再買了一支礦泉水(因為在水泉澳都已灌了半支有多),就往我今天目標:舊清水灣道進發。我跟幾位朋友一直稱舊清水灣道至飛鵝山道是『嘆息之牆』。昨日一試,果然令人嘆息。

我會將嘆息之牆分為四段:第一段是彩雲村內,即新清水灣道左轉至豐盛街燈位。這一段其實並不是太斜,但因處身在村內,空間感狹窄加上車多,應付起上來並不輕鬆的。

第二段是由豐盛街燈位到札山道燈位,這區區 250 M 應該是『嘆息之牆』最斜的一段,尤幸心理準備已做足,豐盛街燈位前先轉較輕腳波段(39 拉 23,不過我可是18" 的 BIRDY),加上兩支燈都綠燈全開,不用停燈就不用再起步,相對地輕鬆得多了。

第三段是札山道燈位到德望中學部門外的一個轉出新清的路口,約長 450 M,斜度亦較輕,可以在此段稍稍回氣。

最後,就是到飛鵝山道口前的那一段,有部份斜度達 1 : 8,幸好我在豐盛街燈位已轉較輕腳波段,而一直到山頂,我都沒有再轉檔了。

整段舊清都無暇拍照,看之後有否機會去拍拍照放回這裡吧。


借用朋友 Frankie 的照片
飛鵝山道口至百花林路口這段住宅區,大約 800M 長的路段被認為是整條飛鵝山道最吃力的一段(只是我跟友人們認為而已)。其實可以理解的,因為飛鵝山道路口本身已在 160M 高的地方,不論走舊清還是走新清經順利村及佐敦谷公園到這裡,本身已要花些氣力。而這 800M 攀爬約 100M 高的路段又可以分三小段:

第一小段是路口到飛鵝山9號,亦是最斜最辛苦的一段,400M 路程由約 160M 爬至約 220M,如果早前用力較多,到這裡多少都會別不消。

第二段是9號到飛雲路口約 150M,由9號至12號不足 100M 是近乎平路的,雖然用作回氣絕對不足,但聊勝於無。12號到飛雲路口的一小段卻非常斜,所以如氣力足夠的,不妨在前段加速衝上去。

第三段是飛雲路口至百花林路口,250M 距離絕對可輕鬆應付,但飽受前段的折磨後,到了這裡,也不會認為是如獲重生的。百花林路口有住宅『飛鵝山莊』,因為曾經有朋友來到這裡便不支要撤退,於是早前我在 FB 新增了一個地標叫『硬爆山莊』,今次來到這裡也不忘『打卡』呢。

硬爆山莊

由百花林路口開始是單程上山的路。往前走 550M 左右就到馬鞍山郊野公園入口,斜度絕對比之前住宅區的輕鬆(高度 由 260M 至 320M 左右而已)。如果之前需要在『硬爆山莊』稍事休息的話,來到這裡就可以不用停下來;就算之前沒有休息,其實來到這裡也可以不用休息,因為之後有好一大段路程斜度較低近乎平路的,慢慢騎回一回氣就可以應該的了。

馬鞍山郊野公園

走多 130 m 就可以見到百花林的路牌,再往裡面走,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安葬的地方,有興趣可以到那裡走走。那裡亦是往蠔涌的行山路徑,路旁有路標清楚列明的。

copy by ahkefyuen@google map

由馬鞍山郊野公園入口走 1.2km 左右,會來到一個不知名的涼亭(其實只是我沒有深究及留意這涼亭有否名字)。這裡無疑是個休息站:寬敞的地方,有兩個流動廁所,更有山澗水,可供洗面清潔之用,但不建議飲用。如果本身爬坡經驗不多的,我建議應該在這裡略作休息,因為往後的路段,開始回復一定斜度的了(其實這涼亭都已在 420M 左右的高度了)。


不知名的涼亭
萬一之前準備不足,去到上述那不知名涼亭已彈盡糧絕,反正沒有退路,咬一咬牙多走 350M 左右,會見到一個規模大得多的山澗水位。很多行山人士在這裡『斟水』,是否飲用就不得而知。我自己總共到過這裡 5 次,有2次也要在這裡補給。水真的很清涼,非常解暑解渴的。

很多行山人士斟這裡的山澗水

山澗水補給位再往上走 450M 就會到基維爾營地的入口,而臨近入口基維爾營地 50M 處,會有個溫馨提示路牌。這路牌對駕車人士來說是指示牌,對騎車及行山人士來說,則是非常大的鼓舞。

google map 街景圖

來到基維爾營地,距離飛鵝山道最高點不足 1KM 了(攀爬高度這裡已是 480M 高)。注意,是飛鵝山道最高點,而不是飛鵝山最高點。飛鵝山,早在馬鞍山郊野公園入口時就越過了,飛鵝山道最高點,其實,是在大老山呢。

基維爾營地的入口
不足 1KM 的路,其實也要攀爬 80M 高的。當中前段 450M 已經要攀爬多 50M 高,尤其是由基維爾營地路口左轉上去的那個髮夾彎,斜度絕不低的。來到尾段還要接受這種考驗,實在令人哭笑不得。但捱過了這一段,就表示你已到達終點了。

真正的終點雖然在大老山氣象站,但捱過那 450M 路程之後,轉了一個大右灣,就會看見一個涼亭,涼亭後有『觀景台』的牌匾,如果天氣好的話,只要再往前多走數步,就會發現整個九龍東的景色盡在眼前。可惜昨天很大煙霞,甚麼都看不到。


很差的天氣

這裡有很多人到來玩搖控飛機的,昨天已是較少人,但也有四五幫人再玩。其中有一幫人的飛機應該是失事墜山了,見到一位叔叔要爬下山拯救,但下得了山卻不知怎樣爬上來,看見也危險。

『黑社會』的大D哥,
就是在這裡踢人下山

過了在『黑社會』片中『大D哥』踢人下山的那個山頭,就會到達轉上大老山氣象台的路口,亦是飛鵝山道的最高點。轉上右邊的小路,又其實是到不了氣象台的,氣象台要先入閘再步行才可到達。在路上其中一個山凹位,可遠眺至馬料水,大學及科學園一帶的。不過,昨天天氣太差,明知是看不到的,所以沒有特別跑上去拍照,現在放的是之前拍的照片,雖然,這張照片都是看不見的。

馬料水在很遠很遠處

在支路的最盡頭,看似是氣象站的東西,其實是大老山警署呢!但真想知道,有警員駐守的嗎?現在放的是之前拍的照片。


真的有人駐守嗎
每每到飛鵝山道頂,心總是戚戚然,因為,每次都會看見氣象站的『波波』。氣象站的『波波』,或者相似的東西,很多地方都有。但在香港,而我最想去但遲遲未去的,就是大帽山的那個。本來,在9月初是有一次機會,最後因為下大雨而取消行程。到現時為止,我仍未有膽量隻身挑戰荃錦公路加大帽山道,總是想等有經驗的朋友出團時,才跟他們走走。希望過了11月毅行者結束後,天氣不會太冷吧,好讓我在2011年內能順利登頂啦。


望梅止渴的大老山波波

最後,又是從札山道下山。前前後後,我已走過這條路7次了(5次上飛鵝山道,2次上沙田拗道)。本來膽量已練壯了一點,可惜在最壯的一次,就發生了點小意外,右邊手腳數處損傷,手腕亦扭到,到現在還未十足痊癒呢。所以,下了山,真的要說句『安全著陸』。

又一次安全著陸

按原定計劃,昨天的行程已是完結。又是慣常地直碌到新清路口推車至牛池灣泳池,上行人天橋到彩虹,再黃大仙九龍塘然後乘東鐵回家。但昨天到了牛池灣泳池後忽發奇想,於是,昨天的行程,便出現下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