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11022 - 上山頂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1022 - 初會山頂

天后留仙街

騎單車上山頂是我 11 年為自己定下的目標之一。一直以來,在我心目中,香港島上斜都是非常吃力的。這次之所以決定邀約友人同行,都只是希望多個照應。有車友提供由天后經大坑道司徒拔道轉山頂道的攻頂路線,並跟我們說,有消息人士透露這路程『正常時間』只需半小時就可以到凌宵閣。此言一出,我這車友就遭受猛烈的抨擊。但原來,我們都錯怪了這位,雖然沒有出席,亦從沒上過山頂,但卻幫手了解情況的熱心車友。



約了車友早上 8 時於天后集合先吃早餐,9 時先由銅鑼灣道出發,本來應該是在摩頓台遊樂場後巴士站旁的路口轉上大坑道,但由於不熟路加上看錯地圖,首先是過了蓮花宮後,以為浣沙街可以直上大坑道,失敗;再繼而穿過告士打道天橋走行人道上大坑道,失敗中的失敗。 



瑞士花園前的水牌
由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區總部出發直上 500M 左右,就會到達勵德村。為怕耽誤行程,這天沒有轉上勵德村道跟這全香港最高尚的公屋拍照留念。但有機會一定再到這裡,然後經怡景道雲景道上寶馬山道遊玩遊玩。
 

景賢里
過了勵德村,經過福群道,左手邊是香港真光中學,我固然沒有拍照留念,,但右手邊的虎豹別墅經過大門而沒有拍照,還要回家看地圖整理行程時才發現錯過了。但沒所謂,我多了個藉口去到一次,呵呵!


景賢里外圍

繼續往前走 2.5 km 將會到達大坑道藍塘道交界,往前 200 m 左右就是黃泥涌峽道交界,再前走 200 m 左右便轉入司徒拔道。這 400 m 左右路程交通倒是繁忙非常。


友人補捉小弟拍照一刻

再前走 300 m 將會到達玫瑰新村入口,友人殷先生驚見陡坡,奉行另一友人黎先生名句『先上為敬』,逕自飛奔上山。餘下眾人眼見勢頭不對,駐足路口以 GOOGLE MAP 了解所在位置。發現原來殷先生走錯了路並準備前往『捕捉他』之際,已看見他一面敗壞的下坡了,哈哈。
 
灣仔峽交匯處

離開玫瑰新村前走不到 300 m,便看見曾鬧出小風波的『景賢里』,對時事向來冷感的我,要經幾位友人悉心解釋,我才知道有關『景賢里』的故事呢。

灣仔峽公園

告別『景賢里』繼續前行,經過聶歌信山,約 1.6 km 就會到達灣仔峽。這裡,是山頂道、灣仔峽道、司徒拔道、布力徑、中峽道、金馬麟山道、香港仔水塘道及甘道的交匯。


警隊博物館的入口
司徒拔道轉入山頂道前,左邊的是布力徑--布力徑可直抵於黃泥涌峽道與深水灣道、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及大潭水塘道交匯--右邊是灣仔峽道,途徑寶雲道堅尼地道直達皇后大道中,灣仔峽道亦為灣仔自然徑。司徒拔道轉入山頂道時,會分別經過中峽道、金馬麟山道、香港仔水塘道及甘道的入口。


甘道兒童遊樂場

甘道可直通往山頂道及馬己仙峽道的交界。在甘道路口有一警隊博物館路牌,經過甘道兒童遊樂場,左轉入停車場,再盡頭地方就看見警隊博物館的入口了,不過因要拾級而上,我們並沒有拜會,有緣再見。由於另外兩位友人並沒有跟隨我們到警隊博物館。走馬看花式拍照過後,便要馬不停蹄的往山頂進發。
 
 
 
山頂道全程 3.9 km ,本來是司徒拔道的終段。昔日的山頂道本指現在的舊山頂道。上世紀 60 年代本連接中環及山頂的山頂道改名為舊山頂道;而連接灣仔峽和山頂的一段司徒拔道則改名為山頂道。


柯士甸山道遊樂場

狗仔入得, 單車唔入得
山頂纜車山頂站(凌霄閣)和山頂廣場所身在地其實是爐峰峽。爐峰峽亦是山頂道、舊山頂道、柯士甸山道、夏力道、盧吉道和芬梨道的交匯之處。


由於爐峰峽為太平山主要景點的集中地,加上是山頂纜車「山頂總站」及「山頂巴士總站」的所在地,故此一般所指的「山頂」實為爐峰峽。爐峰峽並非太平山最高點,真正的頂點位於山頂公園,即扯旗山上。
 
 

薄扶林至南丫島

 
在凌宵閣左手邊有三個路口:柯士甸山道、夏力道、盧吉道。按地圖看,夏力道及盧吉道是相連並連接克頓道,而克頓道則可到龍虎山郊野公園及到達香港大學。
 

發射站

 
不過由於當日有行山活動,加上初到貴境人生路不熟,自然沒有冒險挺進。結果,我們選擇從柯士甸山道,直往山頂公園。但想不到,原來這一小段,才是是日戲肉。




未到達山頂公園前,會先經過柯士甸山道遊樂場。這是個少數允許單車進內的遊樂場,最初我們還開玩笑說『邊估到會有人踩單車上黎架!』,但當之後看見山頂公園有禁止踏單車的告示,回想一下,應該是有關當局疏忽有所遺漏。



柯士甸山道遊樂場到山頂公園,約長約1 km,攀爬高度由420 m 510 m 左右,小部份路段是非常陡斜的。在途中,會經過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是香港法定古跡之一:香港歷史建築物舊總督山頂別墅遺址。可惜當日誤信友人左先生讒言,沒有停下拍照,耿耿於懷。





在山頂公園視線範圍會看見很多發射站,但數碼通在這裡卻收不到3g,太過份!山頂公園那涼亭,銀幕上經常看見,我倒是第一次來這裡呢。在涼亭外,可飽覽薄扶林至南丫島的景緻。柯士甸山道到此,仍未終結的,可於公園旁的右手一處平房外繼續前行,不過平房外有私家路牌,當日我就沒有冒險繼續前行。在山頂公園逗留了半句鐘,再回到凌宵閣差不多到中午 12 時了。



 


回來這裡最主要任務,當然是要跟纜車拍照了。然後順芬梨徑而行,在獅子亭一覽維港景緻。當日不知道可以一路走下去直到白加道,否則,由山頂道到馬己仙峽道那段就可以不就回頭路了。不過錯有錯著,因為上山的時間,我們沒有在山頂警署停下來拍照,所以要到下山的時間才補回照片呢。


山頂警署


往後時間都只是下坡,值得一提是:上山頂的時間最難受的不在於斜度而是多車,於是,下山的時間,倒不太需要為斜度問題而擔心,加上路面狀況非常理想,所以有某些時間,甚至要追腳下坡的。


司徒拔道瞭望台
不過,由山頂就轉入司徒拔道開始就比較多車了.情況到轉入大坑道更為嚴重。最後,返回浣沙街房協總部附近食午飯,結束了那天早上的山頂之旅。


大球場及南華會

雖然遊玩了一整個上午,但實際到過的地方並不多。我正為下次再遊港島作準備。希望可以到更多地方,了解更多地方。
 
1:7 的藍塘道真想試一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